6月,走进房县土城黄酒民俗村,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浓郁黄酒芳香,酒坊主张老伯打开窖池的门:“今年打算扩大黄酒产量,这笔‘信用户贷’来得及时!”他指着扩建的窖池对笔者感慨道。
老伯口中的贷款,正是邮储银行房县支行在全县铺开的“整村授信”行动中的一滴“活水”。该行的“信用户”贷款,如毛细血管般输向白鹤镇、军店镇等10个核心产区的千家酒坊——这场金融创新背后,是房县探索以“信用链+”贯通黄酒全产业链的生动实践。
协同探索,编织信用赋能网络
“单靠一个部门干不好这事。”房县信用办负责人介绍,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数据壁垒,推动信用信息在监管、金融、产销等环节流动增值。为此,全县正积极协调市场监管、文旅、税务、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,尝试归集企业经营、产品质量、纳税记录、信贷表现乃至消费者口碑等多维度信息,着手为黄酒产业经营主体描绘更精准的“信用画像”,为后续分级分类管理和精准服务夯实地基。
市场监管部门率先行动,发布《黄酒行业信用合规风险防控清单》,列出25类74项风险点,并组织全县百余家酒企酒坊开展专题培训。从源头拧紧质量安全阀、守住诚信经营线,是擦亮‘房县黄酒’金字招牌的根基。与此同时,旨在提升产品透明度的“区块链+二维码”溯源体系也在持续深化,未来消费者扫码不仅能验真伪,还能看到糯米产地、传统工艺细节等丰富信息。
金融同行,信用变现解“钱”忧
金融是滋养产业的活水。在全县协同探索中,邮储银行房县支行的“整村授信”行动精准滴灌至产业末梢,房县创新推出“信用户+信用村+信用乡镇”三级联动模式,以三海黄酒小镇、土城黄酒民俗村为示范点,对生产经营稳健、信用记录良好的个体户、酒坊量身授信。数据显示,自2023年启动以来,该行已在全县20个乡镇、283个行政村,累计发放“信用户”贷款315笔,金额达6372.5万元,白鹤镇、中坝乡、红塔镇等10个核心产区已实现全覆盖。这为众多像张老伯一样的传统酿酒人解决了发展资金难题。
融合并进,千年酒香谋新篇
探索不止于金融。在信用链的串联下,产业链各环节正加速融合。文旅添翼:文旅部门正协同规划,将土城黄酒小镇、三海村、西关印象等资源串珠成链,设计沉浸式“黄酒文化体验游”线路,让游客在品酒香中感受千年技艺。科技赋能:探索与湖北工业大学、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,为工艺优化、新品研发注入科技动力。政策护航:出台房县黄酒产业发展政策,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每年预算700万元推广房县黄酒品牌,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科技赋能,每年预算200万元支持房县黄酒企业提档升级,对原料基地每亩补贴200元。并研究对诚信、创新企业的激励措施。
“诚信合规是立身之本,信用积累更是长远发展的‘通行证’。”乐佛泉黄酒庄等一批先行完善信用管理的酒企,正积极拥抱这一变革。(向梅)
相关资讯